风物燕赵正定木塔的三幅相燕赵都市报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正定城内现存四座古塔,均为国宝。

我们登过广惠寺花塔,密檐式的临济寺澄灵塔和中空的开元寺须弥塔无梯登临,年须弥塔修缮,借助脚手架我们攀上了塔顶,并难得地看到施工人员取出的藏于塔刹内的文物。

天宁寺凌霄塔俗称木塔,楼阁式,有塔梯。

四塔中,木塔最高,之于尚未登过它的我们,最富美感,亦最“神秘”。

末世相望

年左右的正定木塔。

一只头颅硕大的石狮蹲坐照片右下角突出位置,憨态可掬,又透着坚毅。谈不上喧宾夺主,毫无疑问主角还是木塔。木塔立地顶天,神情庄严,能做大背景的只能是木塔。木塔和石狮中间,几株矮树陪衬,三楹房舍,不完整的院墙,都显得落寞。

据说照片拍摄于年左右,此时清王朝行将末路。末世情绪从此幅照片上亦流露出来。

正定木塔及其周围环境,我看到的,此照是最早的影像,我只知道拍摄者是日本人,追问拍摄者的名字,却茫然。

清末,到民国初,许多日本人来中国游历,用文字和相机记录下在中国的见闻,目的自不仅仅出于私心和限于学术。

到过正定的桑原骘藏是他们中间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侧重于学术,这是因为他是最接近纯粹的一个学者。

年,桑原骘藏尚不到不惑之年。5月29日,他由安阳抵达正定,投宿于北关外永升店。

从大佛寺出,“经过木塔寺。木塔为俗称,正式名曰天宁寺。创建于唐咸通年间,位置在距大佛寺西四五百米处。今庙庭狭小,内仅有清顺治四年重修木塔寺碑文和同治十三年重修天宁寺正殿记等清代碑石数方。寺后有所谓的木塔,高九级,称有十八丈,亦由砖砌成。之所以称为木塔,只不过是因其檐宇栋梁多使用些木材而已。正定府志卷九载:郡城四塔并称,唯此最高……塔侧有清嘉庆三十一年重修天宁寺木塔记”。

桑原骘藏记录木塔的文字,有误记,重修天宁寺木塔时间“清嘉庆三十一年”应为“明嘉靖三十一年”,天宁寺创建时间桑原骘藏沿用的亦是成说。今现场尚见正统十三年和乾隆二十六年两碑,桑原骘藏均未记,则属漏记。漏记原因:一是桑原骘藏疏忽确未发现;一是当时碑埋没地下未出土,或挪至他处。前一种情况,以桑原骘藏惯有的严谨和认真,出现可能性不大。桑原骘藏很可能遇到的是后一种情况,他所记顺治四年碑,今现场不见,据说即嵌于塔体。

在正定,桑原骘藏既有文字留下,亦有照片留下。但非常遗憾,在他拍摄的照片中,目前我没有找见木塔的影子。我看见的此幅,我仅仅知道可能出自日本山本照相馆,不知道它跟桑原骘藏有无关系,桑原骘藏是否跟山本照相馆发生过关系。

桑原骘藏重实访,亦借助志书记载。“此寺列为八寺之一,而又宝塔凌乎霄汉,岂非郡中之名胜乎”,在抄录下志书上这样的文字之后,再观照于时下的此情此景,当时的桑原骘藏对木塔的未来是失望多些还是希望多些呢?

我想一定还是希望多些吧。

乱世相守

上世纪30年代的正定木塔。

木塔第二幅相,选自梁思成的集子,上世纪30年代拍摄。

塔刹已倾斜,底层墙体已脱落……没有石狮参照,木塔独矗,愈显高大。

由照片中景物推断,拍摄者位置应在木塔北面,拍摄时间应在树叶落尽的深秋到树叶尚未萌发的初春,此间某一天。

内有内乱,外有外患,用乱世形容30年代的中国毫不过分。亦在这样的动乱年代,开始不断有中国的人文学者走进正定,来到木塔前。

年,顾颉刚亦不到不惑之年。这年4月,基于“此数十年中,中国常因内战外患,使古物古迹时遭破坏”,“欲知其现存状态”,同时基于“欲了解中国历史与其文化之演进者,必须亲莅其处,乃得有亲切之认识”,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组织旅行团南下考察,顾颉刚是旅行团骨干成员。4月6日是个周一,一早他从石家庄赶到正定,先参观天宁寺和隆兴寺,后又到了另外三塔。下午返石家庄。此行正定不到一天时间,却影响很大。

年4月16日,年轻的梁思成来到正定,随后六天,他借住在隆兴寺,每天都沉浸于对正定古建筑的调查活动中。木塔是他“在照片里已瞻仰过的”,他将离大佛寺最近的木塔“作第一个目标”。他写道:“初夏天气,炎热已经迫人,我们顺着东大街西走,约有两里来到寺前空地。空地比街低洼许多。塔的周围便是这空地和水塘。天宁寺全部仅存塔前小屋一院。塔前有明碑,一立一卧,字迹已不甚可辨。我勉强认读碑文,但此文于塔的已往并未有所记述”。

他又写道:县志称寺建于唐咸通初年,本是正定重要伽蓝之一,但现在只余木塔及小殿数楹而已。九级,平面八角形,“塔身下四层为砖造,下三层斗栱及第二、三、四层平座亦砖造,第四层以上斗栱及各层檐均为木造,实际上是座砖木混合造的塔”;“下三层大概是因材料的关系,斗栱的权衡颇嫌紧促,上六层则甚豪放。塔身向上每层高度递减,而每层收分亦递加。塔顶金属刹,中大上下小,已歪斜有毁拆下坠的危险”。

梁思成纪实性的文字,充满温度,亦饱含忧虑。两年后,另一位著名建筑学家,稍长几岁的刘敦桢经保定、高阳、蠡县、安平、安国、定县、曲阳,于年5月18日至正定考察,亦寓隆兴寺。“5月20日,周一,晴。…至天宁寺木塔,塔下部三层均系砖甃,上部则砖木合用,所有阑额出头处皆垂直截去,蚂蚱头系批竹昂式,惟斗栱比例不大,疑为北宋末年或金元遗物”,他对木塔的分析和作出的结论,代表着那个时候的最高水平。

一个多月前,年4月,顾颉刚刚刚完成了第二次正定行。此次同行的有许地山、容庚等人,从抵达,借住隆兴寺,到离开,他用了整整一周时间。“正定城周二十四里,而仅七千余家,故有空城之称。北门外沙泥高积,皆滹沱河迁徙时之遗也”,顾颉刚是历史学家,他的着眼点颇不同于梁思成和刘敦桢。

但无论是顾颉刚还是梁思成、刘敦桢,他们行为的指向都是相同的。他们始终都在坚守一种文化信念,他们心里始终清楚:守住了信念,即守住了未来。

治世相长

今天的正定木塔。

木塔第三幅相,是我年7月拍摄。

那天下午,我赶到木塔前,站在塔前甬路,一股清凉之气忽入怀内,沁心的凉意与快意遂不招自至。

于是绕塔而行。

于是再为木塔留影。

年9月,木塔地宫发掘出土三方石函,其中两方刻铭。

较早一方刻于崇宁二年,公元年:睢阳刘曾奉为……舍利置慧光塔下,永充供养。崇宁二年丙戌曾谨记。

此方石函铭文证明木塔原名慧光塔,凌霄塔是宋朝之后才有的名字。

另一方石函莲花形,青石雕,最大,尤美,铭文刻于正隆六年,公元年:自唐代宗朝起寺建塔,至宋庆历五年重修,又至大金皇统元年再建宝塔一座。时正隆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此方石函铭文推翻了志书上天宁寺始建于“唐咸通初年”即唐懿宗李漼在位的公元年左右的旧说。同时亦证明天宁寺起寺建塔时间是唐代宗李豫在位的时候,即在公元年到年间。

此方金代石函铭文还进一步明确:宋庆历五年,公元年,寺塔进行过重修。金皇统元年,公元年,重新建塔。金正隆六年,公元年竣工,新放入佛舍利。由此推断,此次建塔用时整整二十年。

忽然有种感动涌上心头。

二十年间有多少工匠为这座塔倾注了心血?人又有几个二十年?当时一定有人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这座塔,甚至一定有人将生命的最后时光交给了这座塔。

木塔最近一次修缮始于年,年竣工,用了五年时间。

三十多年又过去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在日新月异。木塔见证了这一切。木塔周围环境,亦发生了根本变化。

又想起顾颉刚说过的话:予自幼好游览……偶得闲暇,辄涉历山水以开广其心……稍长,随同学作旅行,他人倦矣,我仍精神勃发,以越最高峰为快,不愿兴仰止之情也。其后居北方,力所能至,无不往者,近郊远邑都作盘桓,匪特赏其风物之美,罗烟霞泉石为吾狎友,亦欲藉以接触民间生活,识国家之现实情状,不使欺蒙于现代化之城市外衣……

顾颉刚说这话的时候是80多年前,然而今天重读,我仍感亲切,不觉过时。

老照片中的木塔

老照片中的石狮

天宁寺近照

天宁寺近照

年代法国明信片中的木塔

年代日本明信片中的木塔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正定府志,乾隆廿七年刊本;正定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年版;梁思成全集,中国建设筑工业出版社年版。

(燕赵都市报撰文/刘学斤原文标题《正定木塔的三幅相》)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3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