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史陈晋中国人的历史愿望与价值诉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陈晋:中国人的历史愿望与价值诉求

学习党史

★★★★★

四条街道的“密码”

要了解中国人想要什么,先要知道中国人不想要什么。人们要回答的不是一道逻辑题,而是一道历史题。中国人今天想要什么,是因为近代历史曾告诉中国,不能有什么,应该避免什么,在走向未来的行程中应该追求什么。中国人喜欢谈论近代历史,因为近代以来的遭遇,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沉淀为中国人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基本参照,成为他们“不想要什么”的理由和“想要什么”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人们是怎样梦想中国的?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新中国”。“新中国”这个称谓是怎样来的?梁启超在年发表了一篇政治幻想小说,叫《新中国未来记》,描述了60年后的中国模样。对“新中国”构想更加仔细的,是一位上海老中医陆士谔,他在年也发表了一篇幻想小说,名字就叫《新中国》。小说的主人公酒醉后梦游未来,发现未来的新中国收回了帝国列强设立的“租界”,上海的工人们过上了“小康”日子,不少有钱人把自己的金银细软搬到船上运往外国投资。作者还写道,上海有了地铁,有一座铁桥跨过黄浦江通向浦东,而浦东到处都在“辟地造屋”。

他们为什么会在年前“梦想”新中国?因为当时的中国实在是跌落到了谷底。他们看到的和遭遇的,是年的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是清朝的统治危机四伏、无药可救。为摆脱旧中国,他们要梦想未来。

这些梦想的本质,就是中共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在当时提出的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之复活”。今天,我们称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受李大钊影响的毛泽东,当时提出了一个气魄更大的诉求—“改造中国与世界”。

我们还可以从今天司空见惯的一些现象中,来体会下中国人具体想要什么?中国不少城市都有一些相同名称的街道,其中,重复率最高的有四个:中山路、解放路、建设路和人民路。这四个路名,潜藏着中国人想要什么的“密码”。

“中山路”,是年抗战胜利后,一些城市为纪念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设立的。“解放路”,主要指代年左右人民解放军攻占各个城市时,部队入城经过的街道,它们大多处于比较繁华的市区。“建设路”,多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个城市大搞工业化建设的时代风气。“人民路”,表达的是摒弃旧的社会风俗、迎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这些街道名称沉淀着几代中国人的历史愿望和价值诉求。

“中山路”要表达的,是对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创建共和国的纪念;“解放路”要表达的是,年的巨变,让中国人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建设路”则表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人民路”表达的是,人民是新中国的主人。

西方近代历史是从两件事情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前者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后者是让解放出来的人通过环球航行,把自己的愿望和意志扩张到整个世界。为此,西方创造了征服世界的先进工具—工业文明。这就奠定了近代西方“想要什么”的心态:我想要的,能够得到;按我的模样塑造世界,可以做到。

中国比欧洲晚了几百年才走进近代历史,也是从两件事情开始的。一件事叫“花瓶的碎落”。尽管19世纪前期中国创造的财富仍占到整个世界的20%以上,但封建社会的统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当时的中国,就像一个古老易碎的青瓷花瓶,看起来硕大精美,却经不起外部世界哪怕轻轻的一击。再一件事叫“悲情地追赶”。过去的中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帝国的衰落突然把它推向世界洼地。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于是,充满悲情地向西方学习,不断交出昂贵的学费,希望能换取“真经”。

“花瓶的碎落”,让中国人经历了各种苦难,从而明白他们最不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悲情地追赶”,让中国人竭力奋起,从而明白他们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从“最不想要的”到“最想要的”

近代中国,使中国人知道了,自己最不想要的有三样东西:混乱失序、屈辱压迫和贫穷愚昧。相应的,最想要的也是三样东西:统一稳定、平等自主和富裕文明。摆脱“最不想要”的,实现“最想要的”,合起来就是“中国愿望”。这三大愿望,既是诉求,又是使命。由于近代以来中西方发展水平落差很大,人们对这三个诉求,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要敏感和强烈;实现使命的过程,也显得格外曲折和剧烈。

第一,摆脱混乱失序,追求统一稳定的愿望。

从年到年,中国长期处于战乱中。看起来是大一统的国家,实际上已经是一盘散沙。人口虽然多达4亿5千万,但控制中央政权的统治者缺少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全社会缺少凝聚力,极度混乱,由此让国家失去许多尊严和自信。

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各地却由军阀把持,人们看不到扭转混乱局面的希望。

从年到年,“中华民国”这个国号在大陆叫了38年。年之前的17年间,控制北京中央政权的军阀首领不停变换,出任过总统或国家首脑的有7个人,当过政府总理的有26个人。政府内阁变动次数就更多了,据不完全统计有47次,其中最长的存在17个月,最短的只有两天。

国民党年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从中央到地方,分成了许多派系,相互之间时常兵戎相见。统治山西几十年的军阀阎锡山,特意把山西境内的火车铁轨修得窄一些,为的是防止外省势力侵入。乱局带来的,不光是国家政治悲剧,经济秩序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无法维持稳定。14年的抗日战争,导致多万人的死亡,其间,因黄河决口,便有几十万人葬身鱼腹,多万人倾家荡产,上千万人无家可归。

为扭转混乱局面,中国人做了很多努力。梁启超在年还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意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走出自在散乱的状态,联合成一个自觉群体,进而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年,中国共产党实现大陆地区的统一。20世纪末,以“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让香港和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的中国人觉得,将来统一台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重大标志。

近代乱局还“通知”中国人,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所以,新中国不搞联邦制,而是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安居乐业,看得格外重要。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一句名言,“稳定压倒一切”。中国政府的治国理政,由此形成改革、发展、稳定这样一个“三角架”。没有稳定,再好的执政思路、再好的发展思路,都无从谈起。

第二,摆脱屈辱压迫,追求平等自主的愿望。

近代中国人所受的屈辱压迫,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来自外部的,有近代以来帝国列强的侵略压迫;来自内部的,有封建和半封建统治者对人民大众的剥削压迫。追求平等自主的愿望,相应的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同西方国家平等相处;二是实现国内各种人群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平等关系。

在近代以来的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抗日战争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的。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迫使中国和他们签订的条约中,要中国向8个国家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理由是这个国家有4亿5千万人口,必须人人有份。

除了香港、澳门被长期租占外,一些国家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青岛等地,建立起脱离中国主权的“租界”,甚至长期驻扎军队,其军舰或商船享有中国内河航运的特权。从年起,连最直接体现国家主权的中国海关大权,也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属于战胜国阵营的中国,提出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收回来。但这个诉求被英、美、法三国主导的“巴黎和会”拒绝了,山东半岛的权益被转给了日本。

中国人对以强凌弱的不平等国家关系,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和感受。中国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站起来,才可能有平等地位。这就可以理解,年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为什么要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唤起了无数中国人强烈的共鸣。“站立起来”,不是说高人一头,其实质是平等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年以后,新中国的内政外交始终把独立、自主、安全、尊严摆在突出位置,始终把“和平”“主权”“平等”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生命线”。70多年来,中国和西方之间发生的许多故事,中国对外部势力干预自己的内部事务那样敏感、那样反感,都与维护这条“生命线”有关。

毛泽东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既指消除外部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也指摆脱内部压迫,实现人民解放。

我们把旧中国看成是一个半封建国家,意思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因素有所发展,年还推倒了封建制度,建立起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是不存在了。但是,民族资本一直受到外国资本和国内封建经济的双重挤压,发展缓慢。在政治上形成的人数不多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受到挤压,始终成不了大气候。

更主要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包括受地主盘剥的农民、在工厂做工的工人、在封建军阀队伍里讨生活的下层士兵、在传统礼教压迫下挣扎过日子的女性等,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社会关系上受歧视,他们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这种压迫状态,重建了社会秩序。主张官员和群众之间、不同社会职业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社会地位一律平等。

平等,也就意味着民主。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年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各界代表会议,一进会场,看到的是“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大家聚集在一起发表政治意见。费孝通由衷地感叹:最近这6天,我上了一课民主课,所得到的多过于过去的5年,甚至30多年。

平等和民主,目的是让国家成为人民的国家。

什么叫人民的国家?新中国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叫“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军队叫“人民解放军”,国家机器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公安”,公共部门叫“人民铁道”“人民邮政”,学校老师叫“人民教师”,看病的地方叫“医院”,中央银行叫“人民银行”,就连使用的货币,也叫“人民币”。

为什么都有“人民”二字?那是真心实意地要实现社会关系的平等,并且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让“人的生活被重视起来”。

第三,中国人摆脱贫穷愚昧,实现富裕文明的诉求。

先说“穷”。20世纪50年代,我们常用“一穷二白”形容自己的国家。所谓“穷”,是指生活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普遍不得温饱。所谓“白”,意思是人们的文化知识就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记录,借指中国存在大量不识字的文盲,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低,精神世界贫乏,愚昧落后的习俗比比皆是。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而亚洲各主要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44美元,其中印度是57美元。年,有记录的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高到低排列,中国位列倒数第7位。一直到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各国代表还听到一个恍若世界末日的预测:由于人多地少等原因,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

但这个预测没有应验。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心谋求发展的原始冲动。世界上很难看到的奇观,在中国屡屡发生。为了开山造渠,引水灌溉农田,河南林县人民用近10年的时间,以接近原始的方式,在太行山脉的石壁上建造了一条“人间天河”。

让勤劳的人们过上好日子,是中国政府70多年来始终如一的目标。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除贫困”。摆脱贫困,实现富裕,在中国政治议程中占有特殊地位。

习近平在河北省正定县当县委书记时,设立了一个“县委书记、县长奖”,其中一项就叫“率先致富奖”。一位获奖的农民至今保存着颁发给他的红皮证书,证书内页写着:甘国田,男,42岁,正定镇顺城关农民,种花专业户,一九八四年纯收入多元。授予率先致富奖。批准人:习近平(印)、刘树章(印),85年1月20日。

再说“白”。在旧中国,因战乱、受压迫和贫穷,发展科学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异常艰难。年,北方的学生喊出一个让人心痛的口号:“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抗日战争中,许多学校不得不迁移到中国西南一角办学。一批沉淀着几千年文明的故宫文物,也辗转南迁到四川的一个村庄,后来又被迁去了台湾,再也没有回到北京的故宫。

年,5亿4千万人口中,不识字的文盲约有4亿3千万人。在识字的人当中,算得上知识分子的,当时的估计是万人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那时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标准很低,凡是从事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工作的都算,哪怕只是个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这样的文化基础,使旧中国普遍缺少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形成了许多愚昧的民风民俗。比如,迷信神鬼风水,不讲卫生,靠巫婆神汉治病,女人裹小脚,等等。

愚昧习俗往政治军事领域延伸,让一些本来充满正能量的事件,弥漫着让人啼笑皆非的诡异气氛。19世纪50年代的太平天国起义,把西方基督教改造成不伦不类的拜上帝教,谎称天父、天兄下凡附体,来行使权力。年的义和团运动,多数信徒以为靠念咒喝符,就能刀枪不入,打退外国侵略者。

那些满是负能量的事件,则因为理性的缺失而愚昧不堪,显得精神卑弱。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只是看热闹,觉得国家的存亡与自己没有关系,有的人为了钱,甚至帮助侵略者填壕沟、扶梯子攻城。抗日战争中,不少人径直投靠日军,成为无耻的汉奸。在一些地方,汉奸队伍比日本侵略军还要多。

这些现象,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主流,但屡屡出现,并非偶然。故事背后的逻辑是,由于贫穷愚昧,缺少科学文明。

为了摆脱愚昧,在年前后出现的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核心主张就是民主与科学。许多知识分子,还提出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还有一批人跑到农村办学校,搞改良,一心要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搞革命,也是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思想觉悟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宣布: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识字扫盲运动,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工人、农民文化补习学校,孜孜不倦地推动“移风易俗”和“文化革命”,以改造社会。

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抓物质文明,是解决“经济贫穷”;抓精神文明,是解决“内心世界的贫穷”。随后,又推出“科教兴国”战略,提倡“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强国”,等等,都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

现代化:纵跨两个世纪的追赶

中国人“最不想要”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最终靠什么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涉及到中国人的一个根本愿望:摆脱落后于时代的处境,追赶现代化。前面说的三个愿望,最终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愿望上面。

近代中国为什么混乱无序、屈辱受压、贫穷愚昧?说到底,是因为落在了时代先进潮流后面。从近代中国到今天的中国,所梦想和追求的,就是实现现代化。

15世纪出现的大航海,开启了全球化进程。率先远航去发现世界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这些不大的国家崛起了。但中国恰恰在这个时候,停下“郑和下西洋”的远航步伐,错过了历史的大机遇。

中国凭借传统的三样生活用品—茶叶、瓷器、丝绸,仍然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着优势,并导致欧洲国家的贸易赤字。为了解决这个贸易赤字,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遭到拒绝后,便来了一场以强凌弱的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把中国人打醒了,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这一看,才相继发现,18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英国、法国这样的世界强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以电气化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德国、美国以及日本这样的世界强国。奥匈帝国以及中国的大清王朝,还有曾在大航海时代领跑的西班牙、葡萄牙,都因为没有赶上这两次工业革命而掉队了。

掉队的中国,步履蹒跚,被时代甩在后面。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仍属于典型的落后的农业国。在5亿4千万人口中,只有大约万人从事工业;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左右。年的粗钢和生铁产量,加起来只有40万吨,而美国当年的产量超过1亿吨,连印度都有万吨。年,中国的发电量43.1亿度,美国亿度,连印度都有49亿度。年,美国的汽车产量达到.4万辆,苏联27.6万辆,日本2.9万辆。中国没有一辆。

为了摆脱落后时代的窘境,中国又是怎样开始追赶的?

如果从19世纪中叶的“洋务运动”算起,中国在现代化路上的追赶,是纵跨两个世纪的行程。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突出诉求就是实现工业化。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就说:“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式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年4月,他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新中国的发展战略,就是把“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目标,至今还保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当中。

改革开放初期,“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把中国上下凝聚起来的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重庆钢铁厂有位叫白智清的职工,此前因为反对“文化大革命”入狱,年他被释放的时候,办案人员问他有什么诉求,可以转告单位帮助解决。他举起四根手指头说,我就一个要求,“希望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但是,怎样实现“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心里并不十分清楚。为了摸清国外的情况,年开始,不少代表团频繁出访。邓小平访问日本时,在神奈川日产汽车制造厂了解到,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比当时的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要高几十倍,他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现代化,年代一个样,年代一个样,年代又是一个样。

他不光看到了现代化的生产能力,更看到了生产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更新换代。

邓小平说了三句话,对中国追赶现代化的行程和意义,重新作了诠释:第一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第二句: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第三句: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改革开放40年后,习近平又补充了一句:我们不仅要赶上时代,而且要勇于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这就是中国纵跨两个世纪,追赶现代化的历史真谛,是中国人多年来最想要的东西。

那么,怎样才算赶上时代和引领时代?

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总目标是有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在向这个总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也有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把它们连接起来,就呈现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这个历史逻辑,大致蕴含在纵跨两个世纪、可分成三个“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当中。

第一个“一百年”,就是从年被迫打开大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到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站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赶上时代,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个“一百年”,是从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富起来”。中国现在的自我定位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然,只是“迎来”飞跃,还没有完成这个“飞跃”。

第三个“一百年”,是从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奋斗目标是“强起来”,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个“一百年”的划分,在时间节点上有交叉。这恰恰说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在中华民族的复兴路上,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替叠伸的过程。

为站起来而奋斗的行程中,有富裕方面的追求和实践,有能够促进民族复兴的积极因素和社会力量的成长积累。为富起来而奋斗的行程中,有进一步站起来和逐步强起来的表现。为强起来而奋斗的行程中,不仅有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而更雄伟地站起来的含义,而且也是拓展富起来、升华富起来的过程。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已经追赶多年。中国很幸运地赶上了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从落后于时代,跑进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中。追赶现代化,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成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推动的国家。

无论是纵向自我对比,还是横向同曾经在一个起跑线上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对比,中国的追赶行程和追赶速度,都让人欣慰。

长安街直播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陈佳妮;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4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