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报
1月8日,《人民法院报》整版刊发年度人民法院十大亮点人物,重温一年中法院系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将榜样的力量发扬光大。
十大亮点人物是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一庭原副庭长周春梅,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原庭长杨军,安徽省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原审判员魏晶晶,广东省陆丰市人民法院院长黄海钦,江西省贵溪市人民法院泗沥人民法庭庭长周淑琴,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斋堂人民法庭庭长谢耀宗,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陈志秀,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游河人民法庭庭长崔俊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袁荃,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大队长杜晓庞。
其中,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政治部(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日常工作负责人、斋堂法庭庭长谢耀宗榜上有名。
谢耀宗,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年7月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就毅然选择了门头沟法院这家“山区法院”,在历经综合部门和执行岗位的锻炼后,年,32岁的他主动申请调往斋堂人民法庭工作。在派出法庭的岗位上,他始终心系百姓福祉、心怀深山发展,抓党建、促实干、讲奉献,在大山深处映照初心使命,于田间地畔守护公平正义,在山区百姓心中树起一面“司法为民”的鲜红旗帜。
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北京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法院为民榜样、北京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首都学习之星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撰写的学术论文曾荣获中国执行论坛一等奖,三次在北京法院学术讨论会上获奖。
谢耀宗个人感言
在山区人民法庭工作,我们身上肩负的不仅是山区群众对公平正义、定分止争的期待,还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共同富裕路上对司法服务保障的需求。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司法需求、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中,我从基层干部和群众身上汲取了很多智慧、经验,让我对法律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法治的信仰更加坚定,对服务基层发展萌生出更多的渴望和动力。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使命在肩,唯有行动,为山区群众服务,我永远在路上。
走近十大亮点人物谢耀宗
在山里办案
必须得走出法庭、走到群众身边
谢耀宗所在的斋堂法庭在门头沟最西边的大山里,是全市目前唯一需要干警24小时驻庭的法庭。斋堂地区历史悠久,有自己惯用的方言,刚到时的前几次开庭,他不得不反反复复地让当事人“用普通话再说一遍”。结果,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当事人直接说:“法官,要不我就直接用普通话说吧。”简简单单一句话却深深刺痛了他,“我连老百姓的话都听不懂,人家又凭什么信任我呢?”这件事让他明白,在山里办案,必须得走出法庭、走到群众身边,必须能听得懂群众,也让群众听得懂。
谢耀宗曾办过一个邻里纠纷的案子,原告老张和被告是坡上坡下的邻居,被告家地势高,院墙是早年用泥土和石头堆成的。被告是个82岁的五保户,无儿无女,早早就住进了养老院。导致被告家的院墙年久失修,滚下来一块大石头,正砸中原告家的院墙。老张害怕还会有石头脱落砸着人,就把被告起诉到了法院。这个案子很简单,判决很容易。但是,被告82岁了,行动非常不便,又没有经济来源,让她出钱、出力根本不可能。这样一来,再公正的判决都是一纸空文。谢耀宗出身农村,了解农民,他知道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大家决不会到法庭打官司,但如果打官司还解决不了问题,那谁还会再相信法院,谁还会再相信法官呢?像这样专业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在山区很常见,要想解决这样的难题,靠法院一家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得依靠乡镇和村里的支持。于是谢耀宗和干警们一起把法庭搬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把村干部、退休老党员、回乡青年组织起来,打造了一支新乡贤队伍,让法庭和村镇等各方力量配合起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老张的案子在法院和村镇的共同努力下,申请出一笔专项补贴,由老张自行维修、加固双方院墙,最终老张撤回了起诉,并且一个劲地说“感谢党,感谢法院。”
成为人民需要的好法官
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多年来,谢耀宗一直认为只要公正办案,无愧于心,就是一个好法官,可真的是这样吗?老张的案子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要成为人民需要的好法官,要做的还有很多。
有一次,谢耀宗在“农民夜校”上完课,有位大姐一直不走,在旁听了答疑很久后,才开口问了一个问题,解答完后,大姐笑着说“难得见你们一次,怕耽误你们时间”。这件事触动了谢耀宗,很多时候群众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或者不敢表达,等问题积蓄成诉的时候,矛盾就很难解决了。法官眼里不能只有诉讼,对基层各种矛盾风险要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主动把司法服务提供在前端。
在源头发现纠纷
在“诉”外化解矛盾
按照高院党组推进诉源治理的部署,斋堂法庭成立了党群司法服务站,在6个沟建立了巡回法官办公室,不到两年,发放便民联系卡多张,在群众家门口巡回办案多次,一年行程3万多里,每一个村每一条山沟都留下了干警们的足迹。就这样,他们按照“未等吹哨,先行报到”的更高标准,在源头发现纠纷,在“诉”外化解矛盾,如今,斋堂法庭诉前解决纠纷的数量接近法庭全年收案量的一半,7个村挂牌“无讼示范村居”。
年辖区村两委换届时,由于担心“新官不理旧账”,不少村民对村委会、股份经济合作社提起诉讼,甚至还有趁机“碰瓷”的,新“两委”班子面临很大的治理压力。法庭第一时间以“案件通报”形式向辖区党委政府详细反映上述情况,提出司法建议,帮助各镇迅速化解了一批“急案”“难案”,镇里的主要领导每次见到谢耀宗都说:“有你在,有法庭在,村里的事情我心里就有底儿了,手里也有准儿了。”
现在,斋堂正在大力推进旅游和民宿产业,谢耀宗和干警们及时建立了旅游案件巡回审判点,在重点村帮助十余村建立民宿产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帮着村委会制定村规民约,提高治理水平,让村里发展更有底气,村民增收更有保障,帮助老百姓守好“钱袋子”、守住“好日子”。
供稿:门头沟法院
编辑:周梦珠汪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