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祥不辱使命。年初冬,他建立了井陉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中共组织——东元村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东元村支部受中共正定地方执行委员会的领导,地委书记是赵玉祥的学友、也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尹玉峰。
赵玉祥在他家乡东元村发展党员、建立组织的同时,还到段庄、威河西、孙庄、冶里、洛阳、东冶、寺庄和台头、常坪、横南、张家井等地活动,通过开办平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武术会等,宣传革命,广泛发动群众。他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努力在知识界开展工作,发展党员,以“先入国民党后入共产党”的方式,在年春,先后介绍小学教师、井陉乡村师范学校学生赵兰芳、董希儒、李悦民、王升甫、孙雨培、张庆德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中建立了党支部。
与此同期,赵玉祥还经常到井陉、正丰两煤矿进行革命活动,在煤矿工人中发展党员,先后介绍矿工李玉、张千栋、张学明、耿仲德、曾怀德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煤矿工人支部,随之还建立了红色工会组织——工人俱乐部。年春末夏初,全县党员已发展到20余名,于是在东元村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井陉县特别支部委员会,书记赵玉祥,仍受中共正定地方执行委员会的领导。
随着党员的增多、党组织的扩大,为便利进一步开展工作,党组织的活动基地便向当时县的文化政治中心井陉城转移。年夏,赵玉祥等党员同志凑了六七十元钱,在井陉城东门外开设了一家书店,起名启化书局,由赵玉祥的两个旧日同学冯玺祥和陈育三负责经营。
从此,书局成了党组织和知识界联系的桥梁。平时,书架上摆放着《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古典小说,但书架后却藏着进步书刑,如《马克思主义浅说》、《新青年》、《向导》、《新三民主义解说》等。在这里,赵玉祥向他们宜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推荐进步书籍,启发他们的革命觉悟,使他们找到方向,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当时在井陉乡村师范学校上学的李悦民、在井陉职业学校读书的范风歧等都是书店的常客。
启化书局也是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平时上级来人,同志们接头都在这里。上级寄来的书刊、文件和需转发的信件,也都通过书局转发。如一封信摆到赵玉祥面前,上面写着:“经理先生台鉴:贵店所购之书、已从邮政寄去......”这好似业务往来的书信,但赵玉祥一看信末的署名,最后一个字是“水”字旁,便用水小心翼翼浸过,如是“火”字旁,便放在火上微微烤过,如是“石”字旁便用碘酒轻轻抹过。于是,用药水书写的密信便显露了出来。
书局还是党组织活动的集合处,是党员们活动的落脚点。下去发动群众,回来就住在书局。有时党的会议也在这里召开,一张桌子,四面团团围定,几个人守着一副麻将牌,会议悄悄地进行着;如果有人进来,麻将牌哗哗响,“东风”、“白板”、“八条”、“三万”,玩得热闹上劲儿。这年7月下旬,书局里新换了个经理,不是井陉人,谁也不知底细,只有赵玉祥少数几个同志知情。原来这位经理是在国民军第三军中工作的地下党员柏玉生,因阎锡山清党,经省委介绍,转到井陉工作,书局就成了他的临时住地。
书局又是党组织的宣传站。在这里,不仅存放着一些革命书籍和进步刊物,而且党组织也在这里印刷传单、标语。一块钢板、一支刻笔、一块玻璃、一个滚子、一盏油灯,设备虽简陋,却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通过小小的书局传遍四乡,送进劳苦大众的心中。无数个夜晚,小屋里油闪闪,彻夜不灭,送走星星,迎来霞光。
这个时期,党组织的发展较为迅速,但为了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除在一部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外,主要对象是煤矿工人和贫雇农。在发展过程中,先个别找好对象,通过启发教育,然后经过考察,诚实可靠的才被接受入党。入党宣誓和召开党的会议,常常半夜三更在村外或山上等避人的地方进行。党组织对新党员规定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提出严守秘密、遵守纪律、不怕牺牲、死不叛党等要求。当时,党组织的活动是极其秘密的,采取直线联系,个别串连,不发生横的关系;接头时不问姓名、住址,不私自交谈和打问其他有关情况,并以番号代替组织——党叫“大学”、称“CP”,团叫“中学”、称“CY”。
年春,随着党组织的发展,在党组织的策划下,一些村庄的农民有组织地开展了抗租抗债的斗争。东元村首燃烈火,他们与地主霸占三官庙地基进行了斗争,取得胜利;张家井农民协会在曾怀德的领导下,向地主掌权的村公所贪污公款进行了斗争。在井陉、正丰两煤矿,也经常看到革命的标语和传单。一天,横涧正逢庙会唱大戏,突然台下撒出打倒土豪劣绅的传单,霎时轰动了了人群,当局害怕出“乱”子,第二天便以种种借口阻止不让再唱了。
正当党的组织在全县农村、煤矿、学校中获得得迅速发展的时候,国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尤其在南方,革命力量大大削弱,革命运动转入低潮。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当时井陉的客观形势和条件还暂时有利于革命斗争的发展。其原因有二,一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一时尚未波及到此;二是当时井陉驻扎着国民联军第三军,活动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平时谁愿去找军人的麻烦。
国民联军第三军是直系系军阀冯玉祥于年10月发动所谓的“北京政变”后,将其部队改称的。该军开始共辖四个军:第一军由冯玉祥亲自指挥,第二军长胡景翼,第三军军长孙岳,第四军军长魏义三。该军在改称之初,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领导人李大钊为了扩大党的统一战线,借机向该军派进了大批中共党员。
年5月,在晋、奉战争之前,该军为配合晋军正面作战,由陕北移驻井陉。当时,大部分部队驻扎在井陉城内、南关车站及铁路沿线一带村庄,少部分驻在井陉煤矿和平山城附近。司令部驻在井陉城南门外树林中的一个院落里,政治处和行政处则驻在车站南土台上的民宅中。同时,晋军也驻扎在井陉,其主要驻在南关车站以西至娘子关铁路沿线的村庄,平山洪子店也驻有部分。两军虽鸡犬相闻,却不相往来。县政府若遇事召开联席会议,晋军也派代表参加,却极少发表意见。
国民联军第三军驻扎的井陉、平山地盘原本为河北省治,但政府官员是隶属阎锡山统治范围的,时任县长阎镜光及后连三任县长都是由山西派来的,时间都不长,半年数月,任期最长的他也只有一年半;而与此相对立的奉军驻扎在获鹿、石家庄。年5月国民联军又正式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当时,虽然原国民联军的上层统治势力已与蒋介石勾结起来,但驻扎在井陉的这部分军队,其内部中共组织的力量是比较强,政治处的7名工作人员全都是中共党员,教导团百分之八十是中共党员,团长赵雯紫就是共产党员,住在城东关的第三团第三营,从营长到排长全是共产党员。
该军在北伐战争时,军内即设有政治处,所以纪律较严明,军民关系也很好。该军自到达井陉后,军中的地下党员就秘密到工农群众中活动,每逢重大节日或召开军民联欢会,也都趁机进行反帝反封宣传,扩大其影响。政治处的柏玉生和杨继雄到井陉不久即与井陉党组织的负责人赵玉祥取得联系,并建议尽快建立国民党县党部,以利工作的开展。由于国民联军第三军在井陉的驻扎,其革命声势较大,军民关系又好,所以尽管当时白色恐怖已笼罩全国。
但在该军地下党员的努力下,井陉非但没有发生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事件,而且党的工作发展也非常顺利。面对这种形势,县政府官员和地方土豪劣绅内心是不满的,但慑于枪杆子的威力,他们还是不敢公开反对,而遇到军民关系事件或地方解决重大问题,也都与国民联军取得联系或征得同意,否则他们是不好办的。
年7月,阎锡山在军队中清党的风声愈来愈紧,井陉的一些地主恶霸和劣绅也蠢蠢欲动,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中旬,赵玉祥在启化书局召开了特支委紧急会议,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国共合作虽已破裂,但井陉处于山西、河北交界地,反动势力尚未深入,革命力量发展迅速,工人、农民运动也全面展开,应当乘国民联军第三军建议成立国民党县党部之机,迅速成立该组织,然后利用这一合法组织作掩护,公开领导革命斗争。
这样既能使党的革命活动进一步发展,也使得县内反动分子不能登上政治舞台。于是,决定先公开成立国民党井陉县党部,而后寻找机会秘密组建中共井陉县委会。就在赵玉祥与国民革命(联)军驻井部队协商成立县党部时,井陉城内的一些绅士也积极活动,要抢先成立县党部。赵玉祥和他们交涉,还拿出从天津带回的“国民党委任状”给对方看。因一时争执不下,最后商定联合成立,采取公开选举。对方听说要进行公开选举,感到自已一方势力弱小,就打了退堂鼓,后来跑到芦王川的尖山一带,组织起陉山
学社,还办了《陉山小报》,进行反动动宣传。党组织发现后,采取了合法手段,请县公安局给查封了。这样,筹建国民党井陉县党部的工作,就在共产党员和赵玉玉祥发展的国民党员以及一部分进步人士中间紧张进行。
年7月下旬的一天,中国民党井陉县党部在县政府大堂正式成立,工、农、商、学各界人士,及国民革命军的代表数百人参加了大会。赵玉祥代表县党部作了形势报告。他说县党部是国民革命的领导机关,是为民众办事的,欢迎大家到县党部联系工作,有冤的可以伸冤。他号召工、农、兵、商、学各界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各界代表都在会上讲了话,国民革命军的代表也讲了话。会后,举行了游行宣传,游行队伍高呼口号,散发传单,穿过县城的大街小巷,居民们都扶老携幼上街观看,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县党部成立大会召开后的第二天,赵玉祥及时召集会议选举出县党部的领导成员。选举会议是在东门瓮城内关帝庙进行的,有一百来人参加,赵玉祥、陈正元、赵鸣九、董希儒、李悦民、孙雨培、曾怀德、于克昌、王升甫、高晨等12人被选为委员。12名委员还分了工:赵玉祥为总负责人,陈正元为组织委员,赵鸣九为宣传委员,董希儒、贾德功为农运委员,孙雨培、于克昌为工运委员,李悦民兼青年团书记。后又增设了兵委,由柏玉生、杨继雄负责。当选的委员,多数是共产党员。
县党部成立时,还由赵鸣九向县政府写了呈请书,备了案,由县政府每月拨给80多元钱的活动经费。县党部成立之快、代表范围之广、声势之大、委员如此之集中,使县内的反动分子一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县党部就在井陉城东门瓮城里的关帝庙内办公,门口挂起了“中国国民党井陉县党部”大牌子;赵玉祥从天津受训时带回的枚“中国国民党井陉县党部”方印章,也正式启用。年初,县党部搬到城内大南门街路东北首的一个大院里。
县党部成立不几天,赵玉祥即召集特支委的同志和部分党员在东关毕家栏李世泽家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共井陉县委员会,会议选举赵玉祥、董希儒、孙雨培、李悦民为委员,赵玉祥为县委书记,其他人未具体分工,时间是年8月初。同月,由于国民革命军“清党”,政治处被撤消,政治处的7名中共党员相继离开部队,其中柏玉生和杨继雄由顺直省委介绍,以特派员的身份参加了井陉县委的领导工作。
国民党井陉县党部和中共井陉县委先后成立后,井陉县委即充分利用县党部这块合法的招牌,迅速发动农运和工运,开展革命斗争。县委领导成员都分头深入到农村和矿区活动,赵玉祥、贾德功回到威州川,孙雨培、高晨分头上了金柱岭和割髭岭-带农村,杨继雄去了井陉、正丰两矿,柏玉生以教员的身份活动在寺庄、东冶一带,董希儒则留守在县城并负责台头、常坪一带。
时间不长,张千栋、曾怀德、于克昌、李凤林等在井陉矿区成立了“国民党区分部”,并于年秋末,在东岗头村佛爷庙成立了井陉矿工会,黄义仁和郭兴泰分别被选为会长和副会长;是年冬初,在北凤山村许砚田家成立了正丰矿工会,由张勇和路春堂分别担任会长和副会长。到年7月,井陉、正丰两矿工会会员发展到多人。与此问时,全县有30多个村庄组织起农会,各地不断发生农会组织农民群众同恶霸地主斗争的事件。此期间,影响最大的是井陉、正丰两矿的罢工斗争,骡夫两次抗差到县政府请愿和横涧工农群众怒打警察分局局长霍纯喜的斗争。
——摘自《中共井陉六十年史话》
整理
李路宽石泽鹏
编辑
韩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