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人格风范赤诚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说,“正定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年3月至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正定工作3年多。《习近平在正定》这本书,用写实的方法、朴实的语言,真实再现了总书记在正定工作的峥嵘岁月,展现了总书记在正定从政期间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雄韬大略和亲民、爱民、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为广大干部群众了解领袖成长奋斗历程提供了生动读本,为激励新时代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提供了鲜活教材,为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提供了重要参考。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核心是在斗争中实践中群众公认的,不是自封的”。谁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人民就拥戴他为领袖。学习《习近平在正定》一书,再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陕北知青岁月,联系他在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担任总书记的经历,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领袖是在历史磨砺中走出来的,是从人民衷心爱戴中确立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地位是经过历史证明、实践检验、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我们学习《习近平在正定》一书,就是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感悟人民领袖的优秀品质、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

结束在陕北梁家河村插队7年的知青生活后,习近平同志来到清华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北京的生活条件、中央军委的岗位和待遇要远远好于正定。但七年的知青生活,使他忘不了农民的艰难和困苦,想出来继续“为老百姓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

做事实在,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很多正定人对习近平同志的褒扬。当时,正定是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粮食亩产“跨长江”的高产县,被树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是一个“好县”。但通过走村入户、和群众交心,习近平同志很快摸清了真实情况,大胆提出,正定是一个“高产穷县”,必须改变正定经济“单打一”、粮食“单打一”、群众吃不饱的状况。习近平同志以为群众负责、为群众担当的态度,在与县委书记、县委班子成员沟通后,给中央写信反映正定高征购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不久,中央、省委、地委联合调查组就来到了正定调研,一致认为反映的情况属实。之后上级决定把每年征购万斤核减到万斤。这样一来,正定调整了种植结构,适当压缩粮食作物,上经济作物,一年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如何从正定实际出发,理顺发展思路,实现富民强县是习近平同志到正定后一直思考的问题。针对正定处在城市和农村过渡地带的区位特点,他大胆提出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大搞农工商,把正定经济带入快车道。据原正定县县长程宝怀回忆说:“近平同志来后时间不长,根据正定正好处在省会石家庄市和广大农村之间,提出正定应该走‘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路子。”正定老城正好位于距离石家庄市15公里的位置,正好处在城市和农村中间过渡的位置上。在习近平同志离开正定的30多年里,正定始终沿着这条路子走,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真抓实干、锐意改革的雄才胆略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适逢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涌起,改革创新成为时代潮流。但一开始,正定很多人认为,宁可不改革也不能犯错误,似乎搞改革就要犯错误,不改革就能平安无事。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是大势所趋,不改革才是犯了大错误。他常说“改革必然海阔天空,守旧未必风平浪静”,强调改革要体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真意。他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大刀阔斧的步伐,开启了正定改革开放的时代新篇。针对“干不干,八分半”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实际,他摆脱“中央没文件,河北没精神,石家庄地委领导没讲话”的束缚,冒着犯方向路线错误的风险,向县委提出仿照安徽和四川等地的做法,开展“大包干”试点,试点公社当年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半。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思想解放,善抓机遇谋大事、干实事。年,中央电视台筹拍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寻找地方政府共建“荣国府”临时外景基地。习近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机会,马上派人与中央电视台联系,很快达成协议,由正定县无偿提供场地,中央电视台投资搭建。景区顺利竣工后,随着电视剧《红楼梦》的播出,正定知名度大大提高,当年有万人次前来参观游览,门票收入万元,旅游收入万元,很快就收回了投资。“荣国府”不仅带动了正定的发展,还开创了旅游业的“正定模式”。

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调查研究作为工作推进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既是兴党兴国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原正定县委办主任张五普回忆说,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时主持召开专题常委会,提出反对衙门作风,注重调查研究,以每年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还亲自给四大机关领导写了一封信,提出了更明确具体的要求:“要脱身冗务,着眼于基层,着力于实际。大家分包各线,联系乡镇,要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实实在在地调查研究一番,多一些真情实况,长一些真知灼见,更有效地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一辆老式凤凰牌“二八”自行车,习近平同志经常骑着它,奔波在正定县的乡间田野。习近平同志骑着自行车下去调研,一般是不打招呼,不让人家事先准备,而是直接下乡、下厂、入户。在短短3年内,他骑自行车跑遍了全县所有公社、所有大队,还和许多农民交上朋友。他每次去调研都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而是详细了解情况,主动问“有什么事儿?我给你办办”。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门日常功课,下基层一下到底,亲自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真正把问题搞准摸透,推动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悬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实践活动,终使一部《论持久战》凝成国共两党抗日战略共识,正面战场的“持久消耗”战略,与敌后战场“持久制胜”战略遥相呼应,不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直至抗战胜利。

持久战理论指导下的抗日游击战,使敌后战场战略与战术高度统一,因此被赋予全新内涵。游击战作为辅助手段突破了从属正规战的局限,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而实现理论认识的重大突破。游击战重要地位的确立,为抗日持久战提供了广阔前景。毛泽东为此强调,抗日战争面对的是强大敌人,以弱胜强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绝对不能按照有利于强敌的战略战术规则行事,必须“避免一切被动的呆板的战法”,把“战争从壕沟里解放”出来,要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创造性地处理一切战略战术问题。不追求“正规战争那样迅速的成效和显赫的名声”,力求“集小胜为大胜”,将无数不起眼的胜利积累成大的战略胜利。持久战的实践精神,注重问题导向,着眼最现实的战场关切,体现了战略思维对重点问题、关键问题和复杂问题的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59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